微信客服
news
耐火等级一、二、三、四级的划分依据中国国家标准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 50016),主要针对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,通过耐火极限(小时)来评定。
材料产烟毒性试验装置是火灾安全科学领域的核心设备,通过模拟真实火灾中的材料热解与燃烧过程,定量分析烟气中有毒成分的组成与浓度,为材料安全性评价与分级提供科学依据。这类设备已成为现代建筑材料、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领域防火安全标准符合性验证的关键工具。
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TWh时代,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控已成为储能安全的“生死线”。传统测试手段在动态产热追踪、多参数同步、极端工况模拟等方面存在明显瓶颈——0.1秒的监测延迟、1℃的测温偏差,都可能让热蔓延判定功亏一篑。江苏费尔曼安全科技以十年技术沉淀,推出模组级热失控测量系统,将复杂的热失控过程转化为可量化、可预警、可优化的科学数据,重新定义储能安全的技术边界。
GB/T 8626-2007《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》是中国建筑材料防火安全领域的核心标准之一,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1925-2:2002,为评估建筑材料在直接火焰冲击下的可燃性提供了科学依据。而作为执行这一标准的关键设备,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机通过模拟小火焰冲击场景,成为判定建材阻燃等级(如B1、B2级)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在电子制造领域,印刷电路板(PCB)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载体,其阻燃性能直接关系到终端产品的使用安全。全球每年因电子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中,有近35%与PCB的阻燃性能不足相关,PCB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防火安全挑战。
在材料燃烧性能研究领域,0.01克的精度差异可能意味着对火灾发展态势的完全误判。江苏费尔曼的锥形量热仪,集成了高精度西门子称重模块,将质量损失测量的精确度提升到全新水平。
在波涛汹涌的远洋之上,船舶不仅是运输工具,更是一座移动的“能源孤岛”。随着船舶电气化与大型储能系统(BESS)的广泛应用,其消防安全已成为关乎人命、财产与海洋环境的核心挑战。如何验证船舶储能在真实极端火灾下的安全防线?江苏费尔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突破性答案——全球领先的船舶储能LSFT大尺度火烧测试系统。
江苏费尔曼的成束燃烧试验机可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场景,评估垂直敷设的成束电缆在火焰冲击下的阻燃能力。其核心评判指标为 “炭化损毁长度” :依据国际标准(如IEC 60332系列、GB/T 18380系列),燃烧停止后,电缆炭化部分距喷灯底边不得超过2.5米(D类电缆严苛至1.5米)。
可燃物热释放速率锥形量热仪
电芯测试压力容器装置
锥形量热仪
微型量热仪
UL94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