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客服 电话 微信 置顶
电话:400-086-0699

微信客服

微信客服

首页>最新动态 > 行业新闻>模组热失控测量装置

模组热失控测量装置

发布时间:2025-08-06 16:08:00浏览量:66次

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TWh时代,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防控已成为储能安全的“生死线”。传统测试手段在动态产热追踪、多参数同步、极端工况模拟等方面存在明显瓶颈——0.1秒的监测延迟、1℃的测温偏差,都可能让热蔓延判定功亏一篑。江苏费尔曼安全科技以十年技术沉淀,推出模组级热失控测量系统,将复杂的热失控过程转化为可量化、可预警、可优化的科学数据,重新定义储能安全的技术边界。

一、技术破局:从“经验判断”到“毫秒级全维度感知”

1. 热释放速率动态追踪技术

氧消耗量热法(OC法)融合多传感阵列:通过高精度顺磁氧分析仪(精度±0.02%)、红外CO/CO₂传感器(分辨率0.1ppm)及分布式热电偶网络(1000Hz采集频率),实时解算热释放速率(HRR)与总产热量(THR),误差率控制在<2%,远优于行业平均5%的水平。

烟气动力学优化系统:采用400mm大直径不锈钢烟管,集成前后均流器设计,使气流速度偏差<5%,彻底解决湍流导致的浓度失真问题。

2. 爆炸场景下的主动防御体系

三级抑爆结构:

充氮预保护:测试前抽真空至-90kPa,注入高纯氮气(氧浓度<1%),抑制燃烧条件;

电磁泄压阀:在压力>0.8MPa时自动开启,0.2秒内释放超压;

气溶胶灭火装置:针对明火触发快速扑灭。

军工级防爆舱体:90L不锈钢密封容器,耐压强度达5MPa,可承受10MJ以上爆炸能量释放。

3. 全谱气体成分解析能力

直联傅里叶红外光谱仪(FTIR),实现对热失控过程中400+种气体及电解液蒸汽的原位分析,尤其精准捕捉HF、H₂等关键风险气体浓度,突破传统设备仅支持8-10种气体检测的局限。

二、系统构成:模组级热失控测量的“黄金三角”

模块

核心技术

行业价值

动态热释放监测

微秒级OC法+AI补偿算法

HRR/THR数据满足UL 9540A认证

多维度环境模拟

-40℃~100℃温控+SOC可编程加载

复现极寒、高温满电等极端场景

智能控制中枢

LabVIEW平台+西门子PLC

一键生成中英文合规报告

*注:系统通过GB/T 36276、UL 9540A、ISO 5660等全球12项主流标准认证*

三、实测效能:从数据到安全设计的闭环

某头部储能企业采用本系统后实现:

热失控产热量检测效率提升50%:通过AI自动标注产热峰值与临界点,替代人工筛选;

热蔓延抑制时间延长至30分钟:基于HRR曲线优化模组间隔热材料布局,阻隔效率提升40%;

认证周期缩短60%:内置报告模板直接输出UL/TÜV认可格式,规避二次验证。

江苏费尔曼的模组热失控测量装置,正成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隐形基石”——它以毫秒级的数据刀刃切开热失控黑箱,以军工级的防御铠甲守护实验安全边界,更以全局化的产热图谱赋能产品设计变革。我们承诺:每一焦耳的热量释放,都应在精准测量中被赋予安全意义。